在经过一场金融风暴的浩荡洗涤后,国内的各大企业都拉响了警钟纷纷优化升级或者干脆转型。由其是贸易出口型企业,在当前人民币受到升值的强势压力下以及各样贸易摩擦、贸易壁垒的咄咄逼人中,学会
“两条腿走路
”已是当务之急。文具行业亦是如此。
从今年下半年的各大展会中我们不难发现,外转内销已是大势所趋,第
106届广交会首次设立了内贸专区,表明出口企业对推进内外贸对接持积极态度。而作为中国文具之都的宁海各大文具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在各大主心城市分布销售网点,为内销做好铺垫。同时政府也积极组织企业参与
“
中国国际文具礼品博览会
”、
“外贸商品全国巡回展
”等国内大型商贸展会,进一步巩固宁海文具在国内市场的优势地位。
外转内销的矛盾忧患
只是国内江山真有那么好打吗?很多以往以
OEM 为主的外贸工厂都发现了其中的
“高门槛
”。首先是超市入场费高,一些进驻超市销售的供应商表示进驻国内超市需要承担各种名目的费用:条码费、上架费、物流费、信息费等
10多种。除了一次性的进场费外,搞促销要收钱,销售产品还要扣点。如果不搞促销产品卖不动,这样统共算下来已没几分利润可赚,还很有可能会亏本,走了一大圈却回到了原地,吃力不讨好!其次,面对质量检验与行政审批等也是一大门槛,一些外贸企业表示,转内销企业必须办理产品的备案与认证等手续,有些产品在国内指定质检部门检测备案费用就要
2万多元。这让部分企业望而怯步。
我们知道外贸的整个运营模式很简单,有合适的产品或客户下订单,生产保证工期保证质量就可以了,总之一句话只要有客户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你只需要负责生产合格的商品。但内销就很复杂,涉及到品牌建设、产品打造、团队建设、渠道建设等一系列策略组合,而这些又需要深厚的功底和雄厚的资金,试问,又有多少外贸企业能达到这样的标准?
绿色革命的力不从心
在一系列的绿色壁垒、蓝色壁垒及人民币升值的事件中,可以看出中国的世界工厂
“冠冕
”的光辉正在逐渐黯淡。在我国综合能力日益壮大,国民经济逐步提高的前提下,欧美各大国家都亮起了红灯,频频向我们设置关卡,打出贸易壁垒的擦边球。低成本、低价格、廉价的劳动力已经不再是我们的优势,而我们需要另找一条可持续出路来完成这一次的鱼跃龙门。日本、台湾也曾一度成为世界工厂,在一次又一次的科技革新中都成功的摘掉了
“世界工厂
”这一冠冕,从而走向一条科技之路。
在环境、气候大宗变化数据及政府出台的各样环境政策里,绿色革命是一大课题。文具领域的
“绿色风
”早已风声四起,在
106届广交会上,QY球友会体育官网做了一次很好的飞跃,由该集团研发的环保质材做成的各样文具赢得了满堂彩,同时也赢来数据可观的外贸订单。但真正吹出
“大气候
”的却为数不多,超市里的环保文具更是悉数可知,部分文具商更是自制环保商标以应
“大形势
”。而超市里所卖的所谓
“不伤眼
”纸张,只是将传统纸张的感光和对光的反射做了改变,与绿色环保并无直接联系。这也不难而知,照样是企业资金运营成本问题,一些公司根本负荷不了这样的成本支出,先进的机器设备、高投入的科技研究等。更有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以应对金融危机为由,本已关闭的高能耗高污染工厂又开工了,本来准备淘汰的落后产业推迟淘汰了,本来不准备上马的不利于结构调整的项目和工程开始上马了。
经济结构调整是关键
虽然各种行业数据、进出口数据以及各样展会频频报出的喜讯,让我们感到经济正在回暖,危机将要过去。可是这些数据是否预示了我们所期望的结构变化的发生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否在悄然改变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信息还很难看到。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投资的快速增长,出口的回升,工业的回升,依然是一种不合理增长模式下的回升。
随着中国经济过去几年最重要的推动力出口的逐渐恢复,中国经济复苏的态势基本上大局已定。可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还没有看到足够的改观,一些地方甚至有所恶化。我们要知道世界工厂难以持续,加工贸易难以持续,庞大顺差难以持续
……我们不能期望随着金融危机的过去和全球经济复苏,这些问题会随之而去。
我们大力度的刺激政策已经带来中国经济在全球的